找到相关内容48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道之方法论

    第一节 中观与中论  悟入缘起中道的方法论,即中观与中论。   先说中观:观即观察,此名可有三种意义:一、指观者说,即能观的主体。 约观者的总体说,即是有情;约别体说,即与心心所相应的慧心所。佛典...:「存之于心为观。吐之于口为论」。  中观与中论,同是以中道为对象的:用观察的方法去观察中道,即中观;用 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中道,即中论。中观与中论,同为研求发见中道的方法。然而,无论是观察或论证的方法...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0742332.html
  • 八不中道浅释

    八不中道浅释  八不中道是三论宗理论与观行的中心。三论宗的根本圣典,是龙树论师所造的《中论》(也叫作《中观论》)。但是龙树论师自己所造只是《中论》的颂文,现存梵本,叫作《根本中颂》。所谓八不,即...中道妙理。依他,缘起的诸法,当体空无自性不可得,然而“空”并非“无”的异名,“空”的意义是“不”,“不”是泯义、破义,并非对于“有”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的“中道”。他为影显此无所得中道实相的妙体,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5065087.html
  • 唯识宗之中道思想

    唯识宗之中道思想  欧俊男  自古以来,唯识宗就有许多不同的名称。由《唯识论》阐明万法唯识义理的,称为唯识宗;依《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判决诸法性相,以分别体用的,称为法相宗;谈论非有非空之中道的,称为中道宗;由於教义圆满真实、无有一理不应故,称为应理圆实宗。其中,最普遍的名称是法相宗、唯识宗。本文将研讨重点放在唯识的中道义上。  《南海寄归传》说,法相宗是以三性为宗的宗派。三性是指一、徧计所执性...

    欧俊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2468381.html
  • 略论中道缘起论

    略论中道缘起论   胡晓光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理论,也可以说是佛法的总纲。但是佛教各宗所侧重讲的缘起论则有几种之多,中道缘起论是大乘佛教中观宗的理论学说。所谓中道缘起,是以否定各种两极对立性...极其丰富的辩证法观念。受用缘起论的辩证观念是佛教修为的理论根据,也是通向彻底地中观见的一个环节。   二、八不缘起的基本思想   龙树大士为了进一步阐释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还提出八不中道缘起说,对...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13065694.html
  • 瑜伽中道

    條貫,以期使此唯識一學不再局於一隅,而能入歸佛敎緣起中道法海,進而易於契入佛法道妙!  當然,我們的思考還得從歐陽大師的抉擇開始。  歐陽竟無在歸投楊仁山居士門下學佛之後,專精深研瑜伽行一派、法相唯識...破空執之有,具此二義,立唯識宗。……法相義者:世尊於第三時,說顯了相,無上無容,則有遍計施設性、依他分別性、圓成實性。復有五法:相、名、分別、正智、如如。論師據此,立非有非空中道義敎,名法相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5038920.html
  • 师徒之亲疏中道

    http://www.fjdh.cn/Item/85260.aspx
  • 佛陀中道思想之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文献属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198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文章标题】佛陀中道思想之研究【文章作者】柳长吉 【指导教师】程兆熊 【文章页数】109页 ...中道思想|儒家中庸|佛教|中道|教育 【中文摘要】佛教文化及佛学思想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以及人类哲学见识的历程上占了一席极为重要的地位。或许也可以说,由于佛教高度的哲学性和宗教性,透过当代再诠释,对...

    柳长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3556009.html
  • 由三种中道略释八不中道

    由三种中道略释八不中道  中国佛学院 理净  此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故《华严经》云:“文殊法常尔,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更无异趣也。”所谓“不”者,是不于一切法,是泯灭义,破义。并...者,是说生非定生,因灭而言生;灭非定灭,因生而言灭。故世谛生灭非实生实灭,但由因缘生而假名生,因缘灭而假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所以说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此不生不灭即是世谛中道。对...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5467060.html
  • 原始佛教的中道思想

    原始佛教的中道思想          远光   中道思想的原理,是一个不容易把握得住的抽象理论,它在佛教教理上,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众生无始以来,莫不是在善恶、美丑、是非、好坏、空有、苦乐、去来、一异、常断的二边戏论中打转,所以对于中道的原理,总是难于接受━━也不容易了解。佛陀有见于众生执此执彼,沉沦流转于二边的戏论中,不能解脱出来,不得不提出远离二边的中道,使众生认清一切万法的究竟...

    远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2948235.html
  • 论佛教的中道思想

    论佛教的中道思想   道因  说到“中道”,会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在政治上,我党走过左倾、右倾的历程,结果哪一种极端都使我党蒙受重大损失;在当代商品经济时期,尤其要把握市场动态,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生产...何去何从的大事……这一切的一切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似乎都有它的一根轴在起作用。这根轴有点类似于哲学中讲的波浪式前进--及螺旋式上升所围绕的中心轴。似乎,这一根中心轴就是我们追求的“中道”。  佛法中的“...

    道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150603.html